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傍晚,38歲的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凄然駕崩于南海瀛臺涵元殿。三天后(十月二十四),時任攝政王的愛新覺羅.載灃以新帝溥儀(宣統)的名義向內閣下了一道諭令,以“大行皇帝尚未擇有陵寢”為由,特命專人帶領堪輿大臣前往東、西二陵“敬謹查勘”。光緒畫像未循祖制,生前未定皇陵按照皇家兆葬制度來講,自西漢霸陵開始,便流傳著“新帝繼位之初宜相度吉地”的說法,逐漸成為了后世歷代皇朝的定制。到了清朝,除入關前的太祖努爾哈赤以及太宗皇太極由于尚未沿襲漢制故在生前沒有卜擇陵址,其余10位皇帝也就只有同治帝載淳(去世時年僅19未能選定陵址)和光緒宣統三人未按祖制而來。又諭、大行皇帝尚未擇有陵寢。著派溥倫、陳璧、帶領堪輿人員。馳往東西陵。敬謹查勘地勢。繪圖貼說。奏明請旨辦理。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穆宗(同治)和宣統四人生前未選陵址都很好理解。而光緒本人,自1874年(同治十三年)4歲時繼位,一直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去世,其在位時間34年,雖然遠遠不及圣祖康熙以及高宗乾隆,但也穩穩排在了第三的位置。既然有34年的在位時長,完全有充足的時間去順應祖制卜擇陵址,但為何直至其去世之后,才以“尚未擇有陵寢”為由開始卜擇,令人難以理解。光緒劇照要想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先來看看當年選址的具體過程。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在宣統下達為光緒卜擇陵址之后,選址大臣溥倫、陳璧便帶領一干堪輿人等馬不停蹄地前往東西二陵勘查地勢卜尋吉地。詳細查勘,終定金龍峪金龍峪脈起自后祖山,橫開左帳,另起高峰,山勢莊嚴,宛如寶殿,由中峰細抽一脈,天梯石磴,階級分明,遞下二三節后,自亥轉壬,兀起壽星一山,備具左輔,土金形勢,高圓端正。...山勢逶迤,有雄峙一方之概;局形端正,綜包藏四勢之奇。左列旗槍,右張華蓋。水環流而清晏,砂朝拱以伏從。起挾飛鳴,落如翔集。定一尊之全局,無涓派之斜趨。斯實乾坤靈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為諸穴冠。說到光緒的卜陵團隊陣容,也算是較為強大了。主事大臣溥倫本為乾隆帝第十一子永瑆玄孫,后來由于父親載冶于1854年(咸豐四年)過繼給了道光帝長子隱志郡王奕緯為嗣,而溥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奕緯的嗣孫,在1881年(光緒七年)父親去世之后,承襲貝子爵位。13年后,加貝勒銜,時人稱之“倫貝子”或“倫貝勒”,最關鍵的一點,溥倫在同治帝駕崩之后,還曾一度有望得繼大統。愛新覺羅.溥倫而副主事陳璧,時為郵傳部尚書兼參預政務大臣,因為他曾經承辦過慈禧普陀峪定東陵的重修工程,所以在陵寢事務上可謂十分諳熟。其余的堪輿大臣諸如春壽、鐘秀等人也都是精心挑選的精于皇陵事務之人。由此不難看出,朝廷對于光緒萬年吉地的選址一事還是非常上心的。一眾人等接到詔令,不敢耽擱,春壽等人經過對東西二陵的詳細勘查,最終選定了四個地方作為光緒吉地的備用之所,分別是位處東陵的興隆臺、長龍嶺以及位于西陵的丁家溝和金龍峪,并且在每處備選名單之后還附有詳盡的堪輿論據。清崇陵興隆臺因“自祖山起脈,為一方面獨尊之位”而中選,但同時也有“砂體卑弱”、“水勢浩大橋工未易保固”的缺陷;長龍嶺因“四山圍繞,一脈獨尊”被堪輿大臣列為上佳之所,但也同興隆臺一般,亦有地勢布局不寬敞的缺陷;而西陵的丁家溝因“堂局完全、羅星周密”入選,但美中不足的是此地布局前重后輕,實難為最佳之選;只有西陵的金龍峪,得到了堪輿大臣的一致認可,甚至在他們的繪圖貼說之中,金龍峪堪稱十全十美,沒有一絲瑕疵。乙丑。諭內閣、前經降旨。派貝子溥倫等于東陵西陵附近地方。敬謹相度皇考德宗景皇帝山陵。昨據溥倫等奏稱。謹看得附近西陵之金龍峪。地勢寬平。系屬上吉之地等語。金龍峪謹定為崇陵。即行擇吉興工。著派載洵溥倫載澤鹿傳霖敬謹承修。并著慶親王奕劻會同辦理一切事宜。根據春壽等人的詳述,溥倫、陳璧二人經過再次的復勘和慎重的決斷,于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農歷十二月十三這一天,在回復宣統帝的奏折當中力薦金龍峪作為大行皇帝(光緒)的安葬之所,并且將堪輿大臣們所精心繪制的畫像及解說一并“恭呈御覽”。收到奏折后,宣統帝于次日(十二月十四,乙丑)發布了一道諭令,以金龍峪“地勢寬平、實屬上佳之地”為由,正式定為光緒皇陵之址,同時命名大行皇帝山陵為“崇陵”。崇陵石五供進展神速,令人費解從十月二十四下達諭旨為光緒卜擇吉地,到十二月十四確定金龍峪為陵址,僅僅用了50天。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就選定了光緒的萬年吉地,真可謂是進展神速,單就這一點,就可以位列清代皇陵選址排行榜榜首。而這恰恰也是最有疑慮的地方,前文說到,光緒本身在生前就“尚未擇有陵寢”,而選定陵址此等大事卻用時如此之短,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因為按照常理,為皇帝尋找兆葬之所,是皇陵工程的第一步,而皇陵工程又是朝廷的第一號工程,時稱為“欽工”。所以,卜擇陵址選定萬年吉地便成為了重中之重,皇帝們不僅會派最為信任的重臣作為承修大臣,還要選用最一流的堪輿大師相度陵址。清東陵全景對于山水地勢的把控,尤屬清朝為最。按照清朝選陵的標準,前有朝山、近有案山、后有靠山是上佳吉壤的必備條件。就拿清孝陵來講,它以金星山為朝山,以影壁山為案山,以我們所熟知的昌瑞山為靠山,并且這三座山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堪稱絕佳之壤。正因為皇陵選址的重要性,所以負責堪輿的大臣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進行實地考察,通過一次次繪圖詳細列出數據來進行對比從而選出吉地備選,并且即使堪輿專事大臣將備選選出來,還要經過選址主事大臣(即皇帝親信)進行二次復勘,待到上報到皇帝手中,說不定還會有所變動,所以用在陵墓選址上的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光緒劇照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組數據,具體看一下清朝各皇陵的選址時長:康熙景陵自1674年(康熙十三年)八月下詔卜擇,到1676年(康熙十五年)正月下達興建地宮的詔令,歷時一年半;雍正泰陵自1727年(雍正五年)三月下詔卜擇,直到1730年(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二)確定泰寧山為陵址,長達兩年零九個月;乾隆裕陵于1738年(乾隆三年)下詔卜擇,到1742年(乾隆七年)確定勝水峪為陵址,歷時四年;嘉慶昌陵自1796年(嘉慶元年)下詔卜擇,到1797年(嘉慶二年)確定太平峪為陵址,歷時一年;道光慕陵自1821年(道光元年)四月下詔卜擇,1831年(道光十一年)二月確定龍泉峪為陵址,歷時十年(中間有棄東陵而遷西陵的小插曲);咸豐定陵自1851年(咸豐元年)下詔卜擇,到1854年(咸豐四年)確定平安峪為陵址,歷時三年;同治惠陵自1874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下詔卜擇,到1875年(光緒元年)二月初二確定雙山峪為陵址,歷時兩個月。清代皇陵選址用時統計表而光緒的崇陵自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下詔卜擇,在同年十二月十四便確定金龍峪為陵址,用時僅僅50天,如此快的進度之下,自然會產生諸多疑點,光緒是否真如官史當中所載,生前未擇陵寢?亦或是為了盡快選定陵址而草草了事?由表及里,揭示五朝玄機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宣統朝并未因盡快選定光緒陵址而草草了事,從春壽等人所撰寫的繪圖貼說不難看出其認真程度。而關于光緒是否在生前擇有陵址的問題,雖然在官方的史書《清史稿》、《清實錄》當中未曾有記載可以直接證明,但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今卻留存著一份《金龍峪圖》,圖中明確畫有金星寶蓋,并且寶蓋旁還清楚地標明“石柱系光緒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立”,也就說明了,在1887年三月光緒、慈禧展謁西陵之際,確實前往金龍峪卜擇未來的萬年吉地,并且還立了樁畫了圖。金龍峪地勢丈量圖當然,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條信息,便是1887年將九龍峪改名為金龍峪。在清朝,皇帝在卜擇萬年吉地一事上,喜歡將原有的陵址名改為更能彰顯身份的雅號。例如道光帝原先在東陵的陵址繞斗峪,就曾改名為更好聽的寶華峪。而且就歷代擇陵經驗而言,一旦改名便意味著皇帝已對該地十分中意,要知道并非每一個備選吉地都可以得到改名的待遇,由此足可以看出當年光緒親謁西陵之時確實是對九龍峪這個地方情有獨鐘的。而之所以未在當年的官史中對此事詳加敘述,主要還是因為在1887年只是對九龍峪做了立樁繪圖改名等舉措,相對于其他的吉地備選更為優先,但這并不意味著是對光緒陵址的最終確定,不然也不會有之后溥倫、陳璧的詳細勘察,所以1887年只是光緒對自己未來陵址的一個初選,1908年十二月十四詔定的結果才是對金龍峪成為吉地的最終確定。不可否認的是,1887年對于金龍峪的立樁繪圖相度,確實為1908年的最終確定打下了夯實的基礎,這也是為何溥倫陳璧等人可以在50天之內就完成選址任務打破記錄的關鍵性因素。清崇陵布局圖其實,金龍峪的山形地勢并非在光緒宣統朝才得到青睞,而且它的名字也并非只改了一次。欽天監奏。端慧皇太子園寢。應于魏家溝地方營造。得旨。此事不必太忙。可交與訥親、海望、俟萬年吉地看定之后。再于附近處所選擇。早在乾隆朝之時,由于嫡長子永璉在1738年(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早殤,在次年為其相度福地之時,堪輿大臣就曾將位于西陵的魏家溝(金龍峪原名)作為端慧皇太子園寢的吉地最佳選址。但由于乾隆的萬年吉地于1742年才確定在了東陵勝水峪,為了讓愛子常伴身側,所以永璉的園寢最終選擇了東陵附近的朱華山,如若乾隆的皇陵選在了西陵,那么魏家溝極有可能成為太子園寢之址。戊申。上(咸豐)至梁格莊行宮停蹕。閱視魏家溝山勢。此后,在道光時期,其位于東陵的寶華峪陵寢出現滲水事故之后,1830年(道光十年),穆彰阿受命前往西陵為道光卜擇吉地,魏家溝再一次成為吉地備選。但由于后來道光親自勘查之后選中了龍泉峪,所以魏家溝再一次與皇陵擦肩而過;1852年(咸豐二年)二月,咸豐帝借展謁西陵之機,親自前往魏家溝查看,由此證明在之前的堪輿大臣查勘之中,魏家溝再度成為備選。不過由于當時著名的堪輿能人陸應榖強烈建議東陵的平安峪,所以魏家溝再度無緣;1874年同治帝駕崩后,在慈禧的授命之下,于1875年正月令醇親王奕譞等人前往東西二陵為同治卜擇吉地,經過詳加勘查,東陵雙山峪和西陵魏家溝入選,并且在入選同時,魏家溝改名為九龍峪,由于慈禧想讓同治常伴于咸豐身側,所以最終選擇了東陵的雙山峪。金龍峪五朝查勘記錄統計表而1908年查勘光緒的萬年吉地,雖然一共有四處備選,但除金龍峪之外,其余三處皆有瑕疵,最終金龍峪以絕佳優勢而勝出。短短50天破紀錄的背后,所承載的是連續五朝(乾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的反復相度,其最終成為封建王朝中最后一座帝陵的陵址所在,實屬必然。史海君說:清代之皇陵選址及修建,較以往更為嚴苛。不僅要求有完備的典禮儀制,還要搭配山河地勢,力求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從而彰顯皇家磅礴的氣勢和至高無上的氛圍。也正因如此,歷代皇帝的陵寢選址往往都需經過重重把關,方可最終確定。而金龍峪經過五朝勘查兩次改名,看似違反常制漫長悠久(1739—1908,169年),但其最終可以短短50天就速定成為光緒陵址,與長期以來反復勘驗所積累的經驗是分不開的。參考資料:《陵寢易知》《昌瑞山萬年統志》《光緒朝上諭檔》《清高宗實錄》、《清宣宗實錄》、《清文宗實錄》、《清德宗實錄》、《清宣統政紀》趙爾巽《清史稿.高宗本紀》、《清史稿.宣宗本紀》、《清史稿.文宗本紀》、《清史稿.德宗本紀》、《清史稿.宣統皇帝本紀》版權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下面分享3個最重要的賺錢思維,你絕對要仔細聽,學會這3個賺錢思維,并帶著這3個思維去觀察互聯網上的項目,你真的可以賺到錢,并且數目不小,比你工資高幾倍的收益1.放大思維,操作互聯網項目最核心的一個思維。說簡單點就是當你發現一個項目可以賺錢并且你已經賺到錢的時候,就應該立馬把它放大,投入時間精力金錢做大,把這個項目的收益無限放大,直到達到它的天花板(常見的放大戰術有,開工作室,同時操作多個平臺,用n個號來操作這個項目,n>10)2.裂變思維如果說第一個放大思維是針對項目來說的,那么這個裂變思維則是針對人來講的。目前最常見的就是應用于微商中,比如我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推薦多少人加XX,發多少多少紅包;把這條朋友圈發到多少個群,截圖領紅包;邀請自己的好友來群聽課,送紅包。。。這種戰術(套路)太多啦,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裂變思維的核心就是利用紅包或者某個誘惑點,發動你微信上的100人,為你帶來5000人甚至更多。哈哈,突然想起,很多運營公眾號的也經常通過裂變思維來做活動吸粉,比如先前的萌寶大賽,自拍照評選什么的,,那個盛況我就不多說了3.賣水思維這里要講一個故事,就是在美國西部大淘金時代,很多人懷抱著發財夢來到美國西部,渴望淘到金燦燦的金子。。可是結果是很多人不僅沒有淘到金子,還比原先更窮了,而有4種人發了財,1.賣水的 2.賣牛仔褲的 3.賣帳篷的 4.賣鏟子的總結一下,這幾種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是做服務行業的,他們是為廣大的淘金者服務的,而恰好他們提供的產品又是剛需,淘金者必須要買的。這里提供一個我的發現,所有的培訓和中介行業其實運用的都是賣水思維,包括去年火起來的知識付費。很多淘寶刷單的比淘寶賣家掙得多,很多公號刷贊刷粉的比苦逼的公號運營小編掙得多。在現實生活中也這樣,如果你留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學校旁邊的超市,理發店,網吧都挺掙錢。。。寫字樓,大商場,綜合體下面附近街道開飯館的,開推車賣各種小吃的比你一個白領掙得多得多。。在中國,賺錢最重要的不是你的產品有多好(好產品太多了),你有多少資本(有錢到處找好項目的人也太多了)。。。而是你能準確洞察一些特定人群的剛需,為他們提供產品或服務,然后放大,裂變,你就可以賺錢,賺很多錢
WED989VI458EMLOEF44EF8EF
2020年TIME雜誌台中哪裡訂家庭育兒雜誌桃園哪裡訂國際書展遠見台中哪裡訂國際書展商管財經雜誌優惠訂閱價格
商業周刊台南哪裡訂 國際書展科學人優惠訂閱價格 讀者文摘中文版英文版哪裡訂閱?如何用讀者文摘練口條的簡單方法? 美國商業週刊哪裡訂便宜 TIME雜誌怎麼訂閱最便宜 time時代雜誌,文章要不要背?訂閱送兩用蒸汽電熨斗? 遠見雜誌新竹哪裡訂 2020年科學人高雄哪裡訂 讀者文摘 可以訂閱兩年嗎?哪裡訂閱便宜?英文版雜誌學好英文方法? 2020年休閒時尚雜誌高雄哪裡訂 2020年探索頻道雜誌高雄哪裡訂 time時代雜誌中文版不建議初級英文程度看?看懂time時代雜誌好簡單?